建筑结构在出现损坏、病害问题时需要进行补强加固,根据建筑结构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加固工艺进行加固施工,提升建筑结构荷载力,提高建筑结构使用安全性能,保障建筑结构稳固性,粘钢板加固技术是其中之一,那么粘钢板加固工程是怎么验收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一般规定
1.1外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章的规定。
1.2钢筋用钢板的加工(包括切割、展平、矫直、制孔和边缘加工等。)及其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2施工质量检验(ⅰ)主控项目
2.1.饰面后,原构件混凝土与钢筋钢板之间的界面(粘结面)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规范》(JGJ/T482)进行凿毛、糙化处理。检查次数:所有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必要时可以用喷砂效果制作的样品来对比粗糙度和手感。
2.2.外粘钢板部分混凝土的表面含水率不应大于4%,也不应大于6%。用于混凝土梁、柱、墙等。含水量超标时,应使用高湿度表面专用粘合剂。对于粘贴加固的混凝土板,可采用人工干燥。检验数量:每个构件不少于一处。
检验方法:用水分测定仪测定。
2.3.在处理混凝土粘结面时,检测机构应派人到现场做好粘贴质量检查的预布置工作。放样前,应根据本标准附录G中的抽样规则,随机抽取受检构件,然后在与受检构件相邻的钢筋部位选取100mm×100mm的正方形混凝土面,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界面处理,以便在钢筋粘结施工时粘贴检验用钢标准块(本标准附录G)。
2.4.混合胶应同时涂在钢板与混凝土的粘结面上,检查无漏刷后,钢板即可与原构件混凝土粘贴;粘贴后,胶层的平均厚度应控制在2mm~3mm。往下贴时,胶层要中间厚,边缘薄;竖贴时,胶层要上厚下薄;粘贴时,胶液的垂直流动性不应大于3mm。检查次数:所有检查。
检查方法:按隐蔽工程观察、测量和验收。
2.5、压力固定可选用卡箍压法、地脚螺栓(或螺钉)压法、顶压法等。加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加压时应根据胶层厚度在2mm-2.5mm之间进行调整..检查次数:所有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2.6.钢板粘贴施工的同时,应在规定位置粘贴钢标准块(本标准附录G),并按相同条件加压养护,以供检验。检查次数:所有检查。
检验方法:由独立的检验机构派员粘贴,并做好记录。
2.7.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通过锤击或其他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有效粘贴面积不应小于总粘贴面积的95%。检查时,应将粘贴好的钢板分区,逐个测量空鼓面积(即无效粘贴面积);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的,可用钻孔注胶法补胶。单个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的,应拆除重新粘贴,并重新验收。
检查次数:所有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和加工记录。
2.8.钢板与原构件混凝土之间的正拉粘结强度应满足本标准第9.4.2条规定的合格指标的要求。不合格的,应拆除重新粘贴,重新验收。检验的数量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的附录G。
㈡一般项目
2.9.外贴钢板中心位置与设计中心线位置的线偏差不应大于5mm;长度的负偏差不应大于10mm。检查次数:所有检查。
检验方法:钢尺测量。
2.10.当与钢板粘结的混凝土养护温度不低于15℃时,养护24小时后,可拆除压夹和支撑;72小时后,可以开始下一道工序。固化温度低于15℃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采取加热措施,或改用低温固化结构胶。
检验数量:在同一检验批的养护环境中,测温点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布置在朝西和朝北的位置。检查方法:检查测温记录。
2.11、胶层应均匀,无局部过厚和过薄现象;胶层厚度应控制在2.5±0.5毫米..检验数量:每个部件的最厚和最薄部分都要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
粘钢加固适用于受弯、受拉、受剪构件,充分利用原 构件的承载力,通过后粘钢板和原构件的共同作用,大幅提 高承载能力,对建筑结构补强加固施工工程效果立竿见影,是一项很好的加固工艺,建筑结构补强加固需要选择专业的加固公司进行加固施工,专业的施工团队,经验丰富,对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效果有保障。